5月19日,國際交流學院中外學生“感知中國”文化體驗實踐考察小隊出發前往崇明🤚🏽,進行最新一次的文化體驗活動。
社會實踐的第一站是西沙濕地公園。在導遊的引導下🙆🏼♂️,學生們了解了濕地的形成原因‼️😻,以及濕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、改善水質、調節小氣候方面的重要作用。濕地作為“地球之腎”,與森林、海洋並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,是地球生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對濕地的考察與體驗,不僅增加了中外學生對生態環境的了解🤑,更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環保意識與生態意識。
下午🦸♂️,社會實踐來到第二站——中國傳統飲食工藝體驗。在當地居民的指導下♠️,中外學生們學習了如何包粽子、做印糕🙇🏻🖱、磨豆漿🤘🏽,在感受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工藝的同時,也體會到了食物的來之不易。來自孟加拉國的伊凡說到,沒想到在食堂🧔🏻、超市很容易就可以買到的豆漿,生產的工序如此復雜。從打磨、過濾到煮沸🌑,每一步都凝結了辛勞與汗水🦵🏻。
此次“感知中國”文化體驗實踐考察活動不僅增加了學生們的知識積累,更讓同學們深入的體驗了中國的地質與文化傳統特色💅🏿,是增進中外學生交流以及文化感知的有效平臺。(劉賽撰稿 黃露佳攝影)
國際交流學院(留學生辦公室)
2018年5月21日